什么是偏执性精神病?
2020-01-16 来自: 西安阎良精神病医院 浏览次数:512
相信许多人对精神病并不陌生,一听到精神病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神病患者疯疯癫癫的状态,精神病患者常常会在失去自控力的情况下干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怪事,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很有可能对自身甚至身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早在许多年以前,精神病就已经成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一类疾病,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精神疾病,它的名字叫偏执性精神病,它和其他的精神疾病是有所不同的,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此病,那么很多朋友会好奇医生是如何诊断这种疾病的呢?
偏执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伴随有妄想和幻觉。此外,因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具备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情感平淡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正常人。就是说,除了对一点或几点问题的极其固执外,他们其他方面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它不仅对患者的危害是较大的,并且它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也引起了国家对该疾病的重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该疾病的危害有哪些吧!
1、改变性格
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会发生某些改变,表现出诸多异常,是最明显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爱发脾气,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经精神危害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类似于神经疾病的症状,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现。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影响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4、危及社会
精神疾病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响和支配,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他们中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尽管精神病的危害严重,但只要人们掌握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及早发现精神心理异常,采取有效措施,让病人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长时间不能治愈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复发,患者就会出现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时,患者智力相对正常,却生活懒散,对家人缺少亲情,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整天呆坐不语,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这就是精神衰退,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就叫做精神残疾。此外,自伤是对精神病的危害较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己了结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己了结的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那么应该如何治疗该疾病呢?
目前药物治疗是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精神病患者不同期而治疗,在精神病的不同周期选择不同的药物。为了尽量避免药物的负作用,药物各类及用法用量,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才能达到彻底康复的效果。若要改变药物的服用情况,一定要经过医生的同意后方可更改。
悉心护理:悉心护理时精神病患者治疗中重要的一步,无论是家人还是护士都不要在病人面前交头接耳,使病人产生猜疑,精神受刺激而导致发病。要严密观察发病的诱因和先兆。一旦发现有发病可能,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给予镇静药。对狂躁的病人要随时跟随保护,及时藏好家中各种危险物品,防和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