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强迫症
2020-01-16 来自: 西安阎良精神病医院 浏览次数:506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是心理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它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强迫症状多起病于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大约1/3的患者发于儿童期,每年患病率为1.5%~2.1%,终身患病率为2.5%。强迫症的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更多见于男性。若不予治疗,强迫症的症状也可以发生轻重变化,有时还会暂时自行缓解,但是这些症状会复发,有很多患者往往宁可隐藏他们的困难而不愿主动就医寻求帮助。通常,他们可以掩饰自己的行为,从而延误治疗好几年,而强迫习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得根深蒂固,会使得治疗更加困难。
成年强迫症患者强迫思维比青少年来得更明确复杂和深入,所以,在强迫思维刚萌发时应该尽早关注并治疗,一般可以很快摆脱回复正常。但是刚开始时如果得不到身边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受到来自朋友和亲人排斥和伤害,患者大多都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产生有生以来的孤独感,远离社会,憎恨自己,脾气暴躁等心理。这失控的联想强迫思维和多种压力下随时间的流失会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从而让病情越来越加重,产生更多附属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等。部分患者如果长时间无法改变自己,在自我强迫、家庭、社会多重压力下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发泄后果,比如家庭暴力、报复社会。